被忽略的北方 一个地级市GDP超过南方一个省|苏北|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

  • 被忽略的北方 一个地级市GDP超过南方一个省|苏北|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财经业界

(被忽略的北方,一个地级市GDP超过南方一个省)

作者 |彭艳秋 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研究员

最新公布的经济统计结果显示,前三季度的GDP排名中,天津掉出全国前十,北京成为北方地区唯一一个位居全国前十的城市,掀起一波“南北差距”的讨论。

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省内同样存在苏南、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历史积淀和区县划分,又因为在经济上互相竞争,你追我赶,形成“内斗大省”的局面。而在苏南的光芒下,苏北几乎是“穷”的代名词。

而且,按照中国文化地理传统的南北划分(淮河以北为北方),苏北大部分地区都是“北方”。因此,这更增加了苏北发展经济的紧迫性。

然而,苏北,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穷”从何而来?

为什么苏北会留给人们“穷”的印象呢?

狭义上的苏北即指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五市。元明清时代,由于黄河改道等原因,曾经沃野千里的苏北平原也开始洪涝灾害频发,大片良田被毁,并在当地留下难以种植生产的盐碱地,一遇到天灾人祸,当地居民生存难以为继,于是苏北成为大量逃荒流民的输出地。

到了近代,铜瓦厢改道、花园口决堤又相继发生,求生本能所使、环境恶化所迫,经济基础薄弱的苏北贫民又只能涌入苏南和上海。

流民没有财产、没有尊严,又缺乏熟人社会的约束,涌入南部后,使得本地居民产生苏北贫穷、素质差的印象。苏北承受黄河夺淮之害,在这个过程中作出巨大的牺牲。但直到今天,依然承受着源自历史评价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委屈。

在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衰败的同时,苏南借天时地利逐渐成为中国南方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尤其是近几十年,“苏南模式”改变了过去老旧的经济发展方式。于是,资金、政策资源倾斜于苏南地区,进一步拉大了与苏北地区的发展差距。

事实上的苏北

虽然苏北与苏南有相当的差距,但放眼全国,江苏是区域发展较为均衡的省份。江苏最落后的宿迁市,也在2019年迈过GDP 3000亿的门槛。

根据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指标来看,“苏北老大哥”徐州1-3季度GDP产值5170.78亿元,省内排第6,中国城市(大陆)GDP榜单排名第27位,在长春、沈阳、石家庄等北方省会城市之前,力压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四省。

盐城在徐州之后,GDP产值4179.36亿元,省内第八,全国城市(大陆)排名38位,高于南昌、哈尔滨、南宁等省会城市。淮安、连云港、宿迁前三季度GDP均超过2000亿元,淮安与宁夏相当;连云港高于青海、西藏两省;前三季度,宿迁在江苏省内GDP最低,但也是西藏省的1.7倍。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宿迁的GDP产值在广东排第10位,位于湛江、汕头等12个地市之前。

徐州市

单纯的GDP总量无法展示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因为人有多寡,地有大小。要说明苏北在全国范围内的水平,人均GDP可能是一个更有参考意义的数值。

经过计算,2020年前三季度徐州人均GDP为5.859万元,盐城为5.798万元,如果按照全国31省区排名,可以排到第8位,两市均在重庆、山东等经济强省、强市之前。淮安5.493万元,介于重庆与山东之间。连云港为4.982万元,介于湖北与内蒙古之间。宿迁最低,但是放在全国也不弱,可以排在13位,介于陕西与安徽之间。

而从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盐城比全国(23781元)高1286元。淮安市2020年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08.7元,超过重庆、湖南、安徽等省市。徐州、连云港、宿迁这一指标也均超过四川、湖北等大省。

另外,2020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江苏的13市全部在列,宿迁市排在94位。按省份划分,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四省上榜城市数量排名前四。其中,山东上榜数量12个,位列第二;广东(9个)和浙江(8个)排名第三和第四。江苏是全国唯一地级市全部上榜的省份。

2019年,苏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3.34亿元,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近十年的经济增速来看,2009-2019年,宿迁、淮安、连云港三个城市的GDP增长率排在全省前三名,分别为274.7%、245%和233.6%。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10年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淮安市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苏北的“穷”,只是相对于苏南地区的明星城市。苏北的经济事实上在中国处于中上等的水平。近年来,苏南地区的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又外溢到江苏中北部,全省的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为均衡。

产业与交通

从苏北的产业和企业分布上看,苏北也是潜力之地。连云港市的海州湾集聚区,是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四大集聚区之一,以恒瑞医药为龙头形成了药品和器械发展板块;苏北唯一入选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的盐城有着东风悦达起亚、森达等传统制造业;“北国锁钥,南国门户”的徐州有徐工;淮安有今世缘;宿迁有洋河股份。

如今这些传统的制造业也在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进步。徐工集团截止2020年6月30日,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总数5460件,其中发明专利1488件。在最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中,徐工技术创新能力以综合得分92.2分的成绩被评为优秀,持续位居工程机械行业首位;而根据恒瑞医药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1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56%,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6.48%。这两家苏北地区的代表性企业在研发与创新方向持续发力。

同时,振奋的消息是,南北“牵手”,苏北的交通正在迎来变化。连淮扬镇铁路淮镇段和五峰山长江大桥12月11日开通运营,这也意味着“江苏高速铁路网的脊梁”全线建成运营。江苏三部分之间终于实现省内高铁贯通,结束了此前江苏高铁南北不互通互联的格局。

苏北地区曾饱受“手无寸铁”之苦,只有京沪高铁沿线的徐州是个例外,宿迁、淮安、连云港等地,长期无法高铁直达上海和南京。如今,交通上的逐步通达将苏北、苏中、苏南连为一体,实现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互动。

除了连淮扬镇铁路,已于11月底试运行的盐通(盐城至南通)高铁,预计12月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意味着江苏全省高铁的通达度将进一步强化。在明年年初,江苏还有一条位于苏北地区的干线级高铁即将开通——连徐高铁,对苏北的联动发展无疑是强心剂。

苏北的问题

实现省内通达、长三角区域互动对于苏北来说,将带来要素的快速流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苏北增添新的力量和路径。

但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苏北五市有着发展的巨大潜力,也都有拿得出手的企业,各市依然存在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苏北近年来用工业项目和GDP的快速增长实现产业轨道变迁。一些劳动密集型、环境容量要求加大的产业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逐渐失去发展空间,苏北县市便成了承接这些企业转移的潜在基地。但苏北地区环保基础设施、技术突破能力未能跟上工业项目运行发展,出现不适现象。除了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问题,更加长久持续存在的难题是大多数企业低效运行,2019年苏北五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为8940个,不及苏州一市(11042个),利润总额1094.11亿元,不及无锡一市(1214.15亿元)。

2019年江苏省13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2020年宿迁统计年鉴

此外,苏北面临着人口流出的严峻考验。2019年数据显示,苏北五市均为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徐州有近160万人的差额,而盐城也达到100万人。加快苏北的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如何加大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度,留住本地人才并吸引人才流入。苏北各城市市区的极化效应并不显著,表现为千亿级产业集群、高附加值生产环节的稀少,创新能力不足、自身品牌影响力有限等。在产业、工资和发展前景上,无法实现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强有力吸引。

从宏观和历史的角度去看,苏北取得今日的成绩付出了巨大努力,外界要消除对苏北过去乃至现在部分区域积贫积弱的过度偏见。但同时也应清醒的认识到,苏北五市追赶苏南不是一日之功,不消极怠惰的同时却也不能急于求成。

除了政策、资金倾斜等外部因素和条件,上述内部问题是苏北发展的关键。对于江苏这个特色省份,要实现区域发展均衡、建设更具整体创新能力的东部大省,依然任重道远。